实验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校级文件 > 实验教学 > 正文

关于构建我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意见 西工科院教字〔2006〕15号

根据我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作风朴实和积极进取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创新能力,现提出构建我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意见。

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意义和总体思路

实验与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相互依托,是树立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建立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与工程设计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专业技能、素养结构要求来进行系统的整体优化设计,加强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工艺操作能力、综合设计和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要坚持高起点,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体现我校各专业的学科和地域特色;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二、我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我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依照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层次划分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课外实践三个方面,如图1。其中基础技能由基础课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工艺技术操作训练环节组成;专业技能由实验、工程训练创新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组成;课外实践由第二课堂各种实践和专业技能竞赛组成。对照专业培养计划可分别由基础(公共基础课实验、工艺技术操作训练)、专业基础(学科基础课实验、技术基础课实验)、专业(专业实验)、工程训练与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工程训练)、实习、课外实践等6大模块(平台)来组织实施,如图2。

三、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各模块的功能设置、作用要求

(一)基础模块:对照理论教学体系公共基础平台分为课内实验、独立设置实验课、工艺技术操作训练三个方面。重点加强数学、物理、化学实验技能和外语(听、说、读、写)、金工实习、计算机应用技能,为学生构建起扎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平台。

(二)专业基础模块:依照专业对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基础能力结构要求,按专业类别划分该专业基础能力的各个子模块。对不同专业的相同子模块按照该模块的专业大类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仪器等方面要求规划设置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专业基础能力平台。

(三)工程训练、创新设计:为学生构建面向专业生产和工程应用的训练平台,加强其在研究开发、设计、制作、测量、安装、调试、调查、统计分析等方面的技术技能。

(四)专业模块:依照专业对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方向能力结构要求,建立构成该专业总体能力的各个子模块。在提出各模块所含知识、技能、掌握仪器、综合能力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规划设置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专业能力平台。

(五)实践: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实践层次构成学生对专业的综合知识和工程技能认识的全面框架。

(六)课外实践:积极开展两课实践、外语实践、体育训练、科技实践、社会实践、音乐文艺演出、数学建模、电子竞赛、机械设计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具体要求

(一)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保持各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重组实验教学内容。依照学科大类专业对技能的共同要求合理调整设置实验项目,改变实验内容陈旧、无人无设备不设置应开实验项目和因人因设备设置实验项目的状况,精选经典内容,增加近代、现代内容,减少演示型、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贴近工程性的实验。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达80%以上,课内实验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20%--30%左右。

(二)实验教学学时达24学时以上的,原则上应独立设课。对于学时少的实验课程,可将若干个有联系的或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统一规划后独立设课。

(三)强化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要选取有一定工程或社会实际背景,体现应用性、先进性、综合性的课题,加强多门课程之间联系,形成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能系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某些专业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中开设创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采取设计命题、研发命题、制作命题、学生自由选题等多种形式,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电子竞赛、计算机设计、艺术创作等。

对于创新设计内容的实验课程,在课时和学分比例上区别一般实验课对待,从政策上鼓励创新实验课的开设。

(四)以校内现有金工、电子电气等实习基地和相关专业实验室为依托,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向学生开设以现代生产过程为内容的工程训练课程。

(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实习,加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开放实习的途径,提高实习的效果。

(六)毕业设计(论文)要重视学生全面能力和“大工程”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七)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及社会调查研究与实践,并将其纳入到创新学分和选修课管理内容之中。

(八)实验、实践课学时学分的分配,按教学计划编制相关要求执行。

五、工作程序

(一)各学院依照学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组织有关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调研和论证,制定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课程、实践内容)。

(二)各学院学科组按专业组织相关任课教师,会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研讨,确定各个环节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实验、实践项目)及目的和要求,形成实验、实践教学计划。

(三)跨学院的专业或专业大类由相关学院和专家共同组织协调制定。

(四)基础模块的课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计算机实习等由课程所在学院根据专业需要分别分级制订教学内容(实验、实践项目)、目的及要求。金工实习由教务处牵头,机电学院相关专家参加制定训练内容及目的要求。

(五)校教务处负责对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确保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

2006年6月

图1:按能力培养层次构建模式

图2:按模块组织构建模式

附1

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各模块相应课程(项目)规划表

专业名称:纺织工程专业

技能

模块

开设子模块

(课程)

实验所属一级学科

知识能力

要求

具体内容、项目

实验类型

时间安排

学时

学分

考核

方式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政治学


……

课内社会调查

第1学期

8

0.5

调查报告

计算机实习

计算机科学

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

C语言设计

Window系统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IE

C语言编程

独立设课

操作训练

第2学期

48

3

操作编程考核

物理实验

物理学

掌握物理测量方法,理解物理相关原理,掌握相关仪器操作

各实验项目

独立设课

验证、演示性实验

第3、4学期

48

3

实验报告及考试

工程化学

化学

掌握工程化学基本操作技术

分离,提取、制备等项目

课内

操作性实验

第3学期

16

1

操作考试

金工实习

机械

掌握金属材料传统和现代加工工艺技术

车、铣、刨、磨、焊、锻、及现代加工方法

独立设课

操作训练

第3学期

3周

3

操作考试

外语周

外语

对外语应用的强化

听、说、读、写等

独立设课

操作训练

第4学期

1周

1

综合考试

社会实践

——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某领域社会生产状况

在本专业领域内分项目或命题调研,考察

社会调查

第2、4学期

2周

3

考察报告

工程制图

机械

掌握识图技能,熟练手工和计算机制图、

设置综合性的制图内容

独立设课

综合性实验

第1学期

24

1

制图考试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

掌握简单机构的设计

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等机构设计

独立设课

课程设计

第四学期

1周

1

考试

微机原理与接口

计算机

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


独立设课

验证性实验

第5学期

24

1

考试

数据结构

计算机

掌握微机语言算法


课内实验

验证性实验

第5学期

16

1

考试

电工学

电子

掌握基本电子测量、典型电路原理,元器件知识


课内实验

验证性实验

第4学期

16

1

考试

纺织材料前处理

纺织工程

掌握纺织原料初加工工艺

开松、含水率调节,分梳等

课内实验

操作性实验

第5学期

16

1

考试

纺织材料、织物结构实验

纺织工程

掌握纺织材料、织物测试方法

回潮率、纤维细度,强力,纱线细度,捻度,强力,织物密度,结构,透汽量等测定

独立设课

操作性实验

第3学期

24

1

考试

纺纱学

纺织工程

掌握传统及新型纺纱方法和工艺

并条,精梳,细纱,粗纱,加捻,喷气纺等

课内实验

操作性实验

第5学期

24

1.5

考试

机织学

纺织工程

掌握织造工序工艺,织机运动机构配合,了解新型织造技术

络筒、整经,穿经,织机5大机构运动配合,喷气织机、剑干织机,喷水织机等

课内实验

操作性实验

第5学期

16

1

考试

针织学

纺织工程

掌握针织经编、纬编等工艺技术

经编、纬编,电脑编织,提花编织

课内实验

操作性实验

第5学期

16

1

考试

CAD技术

计算机

掌握纺织品电脑设计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设计,制造

课内实验

操作性实验

第6学期

16

1

考试

专业

模块

纺织品性能与测试

纺织工程

掌握纺织品功能性测试原理、方法,仪器操作

耐牢性,舒适性,防静电,防紫外线等

课内实验

操作性实验

第六学期

24

1

考试

工程

训练

创新

设计

纺织工程综合实验

纺织工程

掌握关键工序机械操作,工艺调节

各工序操作

独立设课

集中综合性实验

第6学期

3周

2

考试

纺织信息系统上机

纺织工程

掌握纺织电子商务信息知识

信息网络收集、处理等

独立设课

集中综合性实验

第6学期

3周

3

考试

纺织品设计上机

纺织工程

掌握某功能性产品的开发,试制造

设计开发某一产品

独立设课

集中设计性实验

第5学期

2周

2

考试

认识实习

纺织工程

了解掌握生产过程


实践

第5学期

1周

1


生产实习

纺织工程

了解生产工艺管理过程


实践

第6学期

3周

3


毕业实习

纺织工程

全面了解各种生产工艺管理过程


实践

第8学期

4周

4


课外

实践

计算机产品设计竞赛


运用知识,创新能力锻炼


实践





毕业

设计

毕业设计或专题

纺织工程

全面应用专业知识


独立设课

集中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第8学期

14周



说明:上表格以现行纺织工程专业计划的实验、实践课为例。对部分课程内容合并,调整了部分学时、学分,其中知识能力要求、具体内容、项目栏目均为举例,各专业应根据各自特点,详尽制定。

附2

实验的分类及界定

实验按形式和内容可分为演示性、操作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等类型。不同类型实验的实验目的、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

演示性实验:由教师操作,学生仔细观察,验证理论、说明原理和介绍方法。

验证性实验:按照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的要求,由学生操作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实验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实验数据处理,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操作性实验:学生按要求,动手拆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或上机操作、程序设计和数据处理,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综合性实验:可以是学科内一门或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多种实验方法,按照要求(或自拟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性实验:可以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也可以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学生独立完成从查阅资料、拟定方法和步骤(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选择仪器设备(或自行设计、制作)并实际操作运行,以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同时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主要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

研究创新实验: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学科内容,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会撰写科研报告和有关论证报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集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以系列课程或课群为起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实验的意识,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

认识(金工)实习和生产实习:是通过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实习和参观,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获得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生产、管理过程的全貌,建立工程实际或社会实际概念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以工程实际或社会实际的设计为背景,融合多门课程,使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得到集成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

社会调查: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实际,撰写专题论文或调查研究报告的实践教学环节。

科研调查:学生参与导师或其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

返回顶部